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70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阳谷县七级镇后郎湾村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结构、村貌和民房建设都具有典型的鲁西传统风格。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远方的帮包下,通过帮助该村制定合宜的发展规划,短短几年后郎湾村这只在鲁西最普通、最具代表性的“麻雀”,由一个农业落后村,发展成为颇有名气的富裕村、文明村,并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宋远方先后多次来到后郎湾村进行调研和指导。宋远方提出,后郎湾村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进行轮作种植,提高蔬菜品质,进行村中环境和农户庭院整治,对村民进行教育引导,使之成为新时期的新农民。不但蔬菜生产面积要扩大,还要走精品化路子,并现场就如何走精品化道路,加快蔬菜外销出谋划策。通过宋远方的帮包,几年来,后郎湾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村民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村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70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 富农: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走在后郎湾村后的乡间沥青路上,绿油油的麦田和白色耀眼的塑料拱棚,一起映入眼帘。正在整理棚内土地的村民刘秀清家里有4口人,有六七亩地,种了四亩半拱棚菜,有波菜、香菜和油菜,去年一共收入了3万多元。刘秀清说,村里群众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菜,卖菜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里人均合一亩七八分土地,综合起来合人均一亩菜。亩菜收入六七千元,是种粮收入的5倍以上。 村支部书记郎佃华介绍说,“市委书记宋远方要求我们村,不但蔬菜生产面积要扩大,还要走精品化路子,还就如何走精品化道路,加快蔬菜外销为我们村出谋划策。在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后,宋书记还提出进行蔬菜与粮食轮作种植的意见,经过实践,不仅提高了收成收益,而且改善了墒情。在宋书记的指导下,我们村一方面稳定粮食生产,一方面发展了蔬菜生产和生猪养殖两大产业,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后郎湾村以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广新技术,引进名优品种,推广蔬菜轮作种植模式,打响了后郎湾村蔬菜品牌,发展成为无公害蔬菜专业村,发展冬暖式大棚80个,大小拱棚500亩。建设了生猪科学养殖基地,实行无激素杂粮饲养,实现绿色养殖,做到集中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蔬菜和养殖成为后郎湾村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了解决蔬菜销售难问题,在农民自愿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后郎湾村蔬菜合作社,形成了“市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蔬菜生产户联合起来“抱团”闯市场,解决了一家一户独立闯市场难抗市场风险的问题,提高了种植收益。合作社每年帮助农民销售蔬菜2000多吨,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便民:逐步完善基础设施 进入后郎湾村,一条整洁笔直的柏油路横贯全村,路旁是高高的路灯和挺拔的绿树。村民杨成渭说道,“这路灯可真是太好了,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天黑摔倒了。而且,因为有了路灯,村里人的生活也丰富了很多,以前大家晚上就是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或者几个人搓搓麻将、玩玩扑克。现在节日的晚上,大家可以在路灯下敲锣打鼓地扭秧歌,别提多热闹了。” 郎佃华介绍说,“在宋书记的指导下,后郎湾村以国家推广沼气能源为契机,清理了村内的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实施了农家庭院改厕、改厨、改圈工程,实现了节能减排、村容整洁、净化庭院,现在已有120户农户用上了沼气池。实行了沿街各居民门前及所住街道的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制度,彻底解决了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建筑面积1007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包括了便民超市、图书阅览、娱乐休闲、幼儿教育等,可为后郎湾村及周边3个行政村、3500人提供综合服务。图书阅览室约80平方米,里面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着农业、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书籍。图书管理员杨成高介绍,整个阅览室共藏书3000余册,还有各类光盘,前不久又添置了电子图书库,完全可以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书画室四周的墙壁上满满地悬挂着各类书法和画作,其中既有本村村民的作品,也有附近村庄,乃至阳谷县、聊城市书画爱好者的得意之作。村民杨成汉就是周围闻名的农民书法家,是省里的书协会员,他在去年的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便民超市里各类日用百货,副食蔬菜等应有尽有。
前来购物的黄理想提着刚买的一大堆东西说,有了这个超市还真是方便多了,家里有客人,在这里就把酒菜全都买齐了。 后郎湾村还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对全村所有高低压线路、变压器、配电箱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建成了七级镇第一个电气化村。并规范整理了通讯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等,现在村里户户有电话,家家安有线,真正实现了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的农村新“三通”。 争先创优: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是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郎佃华介绍说,“宋书记十分关心后郎湾村的党支部建设,多次在村里召开党员座谈会,了解党组织建设情况,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特别是如何开展党员评星定级及公开承诺情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要求,村支部狠抓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后郎湾村党支部制订了《后郎湾村党员目标管理实施意见》等制度,规范和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提高其依法行政、民主执政能力。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狠抓党员的教育培训。实施了“党员双带”工程,实行1个党员帮1户群众致富,1个党员带动1-5户群众共同致富的帮扶制度。目前,已有10名党员与农户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党员杨成渭与杨家昆家结成帮扶对子,利用多年的养殖经验,帮助杨家昆发展生猪养殖,使其家庭年增加收入达8000元以上。党员史义正与史少同家结成帮扶对子后,积极帮助其发展蔬菜生产,建设蔬菜拱棚2个,使史少同家庭年增加收入7000元以上。 后郎湾村还不断创新组织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全面提升”活动,以“争十星、创五好”,“五带头、争十星”为目标,确立了“创先争优促提升,建设美丽新后郎”的活动主题。采取支部评议、党员自评和党员互评的方式,对每一位党员进行了评星定级,全村评出九星党员10人,八星党员14人,七星党员5人,六星党员4人。通过评星定级,每一名党员干部针对存在的差距,开展了承诺、评诺、践诺活动,每一位党员干部明确了各自的努力方向,在全村形成了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另外,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和“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4户、好媳妇5名、好婆婆5名、青年致富带头人2人,调动了村民“争做文明事、争当文明人”热情,倡导了新风,引领了村风,弘扬了正气。 “以前只有城市人家才有的彩电、冰箱、空调、电脑、手机,现在后郎湾村已经不稀罕,就连小轿车也已进入了普通农村家庭,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今年69岁的杨大爷说。“现在日子好过了,都有点存款,我家5口人,现在有15万元存款,我估计全村有个三四千万的存款,应该没大问题”,村民杨金鹅说。“现在农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咱们就可着劲地过吧,争取活个100岁,好好享受享受这好日子。”如今的后郎湾村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史成华 贾振斌 何瑞
责任编辑:颜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