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将追究驾驶人的刑事责任。
如今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实施满一个月,聊城酒后驾驶现状如何?
6月2日,随着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的加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草案实施一个月以来,山东省聊城市交警部门查处的酒后驾驶现象出现了急剧下降,市民对饮酒的认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酒驾违法行为同比减少48%
5月1日,自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我市交警部门兵分多路随机不定点的对酒后驾驶行为进行了全面整治检查。
6月1日,聊城市交巡警支队的统计数据显示,自5月1日至5月30日,全市交警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行为63起,相比去年同期的121起,减少了48%,其中交警部门查处的醉酒驾驶现象为11起,相比去年的10起,增加了10%。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法实施以来,聊城整体的交通情况发生了改变,交通事故率明显减少。
交警部门介绍说,在目前在查处的酒后驾驶司机中,已有4人被拘传,5人被拘留,2人取保,8人被起诉,1人实刑。
现象:酒店门前停车场鲜见拥堵
俗话说“无酒不成宴”,尽管聊城的酒文化十分浓厚,但随着刑法修正案(八)实施,聊城的白酒经销商发现酒的销量正在锐减,而一些大型酒店的门前停车场也出现了罕见的“空位”现象。
兴华路一家大型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入5月份以来,与以前相比,酒店门前的停车位明显显得宽松多了。
“原来,这里一举办婚宴,附近的道路根本没法走。”在附近某小区居住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这家酒店主打婚宴品牌,所以这里的交通状况非常不好,只要有婚礼在这里举行,不仅饭店门口的停车场“一位难求”,附近的人行道甚至主干道都停满了前来参加婚宴的车辆,来往的学生流和下班流一汇合,这里就堵成了大疙瘩。
王女士说,5月份,随着酒后驾驶行为整治力度的加大,处罚力度的加大,她明显地感觉到这家酒店门前的车辆逐渐变少了,这条道路附近的交通状况也有所变化,有时候一中午举行2到3场婚宴,附近的停车位也鲜见满员。
“打车、包车都可以。”刚参加完婚宴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参加婚宴就是来喝喜酒的,知道不能不喝,所以就不开车来,他们几个人包了一辆车一块来一块走,既能喝得高兴又不用担心酒后驾驶。
市民:喝好酒不一定要喝大酒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醉驾入刑的深入人心,水城市民对喝酒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改变。
在城区居住的谢先生刚刚为儿子举办了一场婚宴,他告诉记者,令他没想到的是酒水竟然剩下了这么多,本想着一桌上至少需要两瓶,但大部分桌上一瓶酒都没喝完。
谢先生也是个爱喝酒的人,用他的话说,平时喝上七两一斤的根本没问题;有一次他回老家喝了一斤多,后来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把车开回了聊城,至今让他后怕不已。
谢先生说,现在他再也不敢喝那么多酒了,酒桌上劝人喝酒的也越来越少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记者采访时,市民赵女士也告诉记者,喝好酒不一定非得喝大,本着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考虑,最好不要喝大酒,当然,只要沾酒了就一定不要再动汽车,这不仅是迫于法律的威慑,更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刘亚杰 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