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类别 |
 |
|
继续提升看高唐
来源:聊城日报 发布时间:2011-6-22 8:59:28 阅读:397 次 |
时风集团吹响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结号”,低速电动车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泉林草浆本色纸终结了造纸行业的“草木之争”,菲捻公司无捻服装等也在颠覆着本行业的“定律”……近两年来,高唐县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235个,其中循环经济、高新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达80%以上。“近年来,我县着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全县新上项目以‘绿色’为主色调,企业调结构以‘绿色’为主攻方向,努力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高唐县委书记霍高原介绍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战略先行,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高唐县绿色产业异军突起,形成了质效并举的格局,绿色经济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根植本地优势: 选准新能源产业走向市场化的突破口“高新技术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经营模式,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然后进行持续性的科技投入,否则产业化就很困难。”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期来高唐考察时风电动车产业后表示,时风集团的切入口选得准。 早在2009年,时风集团就吹响进军新能源产业的号角,并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了低速电动车切入市场: 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成低速电动车研发平台; 吸纳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先进技术,与上海康邱乐等高新技术企业结成产业联盟,形成了车身系统、驱动系统、控制与充电系统、电池储能装置“四大研发平台”; 电池储能装置平台研发的直流他励电机系统,在下坡或减速时能做到能量回馈,电机变为发电机,对电池充电,使时风低速电动车续驶里程达到200余公里…… 经过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时风人已经解决了低速电动车的一些技术难题。时风《小型纯电动车新型整车技术研发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项目。2009年6月,获国家质检总局蓄电池观光车制造许可证。2010年底,时风集团主动申请做国家强检项目之外的碰撞试验,被业界称之为“低速电动车第一碰”。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电动轿车一族,低速电动车市场渐渐撩起迷人的面纱。目前,时风集团日产销低速电动车150辆。 颠覆行业“定律”: 技术创新引领绿色产业强势崛起 曾几何时,人们坚信“纸张越白越好”。然而,2010年12月1日实施的《纸和纸板亮度(白度)最高限量》国家标准,把纸张白度“不准低于多少”改为“不准高于多少”,彻底颠覆了这一消费误区。 草浆本色纸的首创者和倡导者——泉林集团参与了这一标准的制定。 依靠技术创新,泉林本色纸系列不漂白、不增白,绿色环保无污染,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目前企业本色文化纸、生活用纸等本色浆制品的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 泉林的创新不仅仅在于“本色”,他们还打破了草浆造纸的环保瓶颈,凭借3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166项专利,走出了非木纤维制浆的创新发展之路,并一举解决了造纸业黑液、白泥的污染问题。 泉林治污,治出了高效益!在泉林,36%的中水回用于生产,吨浆耗水比国家标准指标低57立方,外排污水COD稳定在40mg/L以内,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150mg/L,而每年6700万元的污水处理费用换来的是节水700万方、有机肥年销售40万吨,净赚1.1亿元,在同行业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颠覆行业传统“定律”,中小企业也一展身手。菲捻公司研发生产的无捻布匹打破了“无捻不成纱”的共识,以其天然光泽、自然弹力、自然免烫、吸湿透气、蓬松柔软的特点,开创了无捻天然纤维编织的新时代。目前公司已获得瑞士、西班牙、俄罗斯等国授权专利6项。 技术创新助推高唐绿色产业强势崛起。2008年以来,全县中小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成为科技创新的精干力量。1—4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3亿元、利税22.85亿元、利润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52.2%和51.3%,分别提高了2.7个、26.3个和25.3个百分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