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类别 |
 |
|
聊城名人-驻新加坡首任大使张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11-7-1 11:27:40 阅读:705 次 |
北京东城区东单北大街78号向东,有一条外交部街胡同,东行200米就来到外交部街胡同33号,这里是外交部公寓。 张青就住在这里,他今年78岁,身体不太好,需要有专人照顾,不过还时常去台球厅打台球,他一直比较喜欢运动。 书架上摆放着的照片见证着主人的不平凡,这些照片是张青与江泽民(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杜梅(时任越南共产党总书记)、李光耀(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吴作栋(时任新加坡总理)等人的合影照。 照片拍摄时间多在1990年至1995年,在那些日子里,张青曾担任中国驻新加坡首任大使,后转任驻越南大使。 他对东南亚情况非常熟悉,被有关领导人誉为“东南亚问题专家”,而他亲历的中国与新加坡外交风云曾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就任大使】总书记亲切叮嘱他经历庄严时刻 4天后的上午,他穿好礼服,登上国宾车,去新加坡总统府递交国书,3辆警用摩托车响着警笛开道,街上的行人注视着迎风飘动的五星红旗。 新加坡总统府是一座欧式建筑,是1869年英国对新加坡实行殖民统治时设立的总督府,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改名为总统府。 张青怀抱国书率领使馆主要外交官进入大客厅,远远看到时任新加坡总统黄金辉正站在那里迎候,他稳步走上前,双手呈上国书,两人亲切握手。 黄金辉说:“我知道,大使阁下多年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工作,你担任中国驻新加坡首任大使是最合适的人选,是中国政府正确的选择。我相信大使先生会为促进新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递交国书后,张青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到任拜会,有些是礼节性的,有些则有实质内容,有时候一天安排六七次,重头戏是新加坡政府高级官员。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关系,张青作为首任大使,提名拜会的官员,对方很快就做了安排,其中包括内阁资政李光耀、总理吴作栋、副总理李显龙、王鼎昌以及国会主席、总检察长、各位部长等。 拜会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最后张青举办了一次招待出努力,上任后你必须勤奋工作,进一步推动两国友好合作。”“您放心,我一定听从总书记的指示,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继续努力。”张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不仅为中新建交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他担任驻新加坡大使期间,为推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以及两国贸易往来付出了巨大努力,成绩斐然。 【建交之前】中方组建代表团张青是主要成员 中新两国尚未建交之前,两国最高领导人却不断互相访问,亲密交往,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张青就是亲历者,并且是中新两国建交的主要谈判人员。 1988年9月中旬,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四次访问中国,时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的张青主管东南亚事务,全程陪同李光耀先生访问中国。 1988年9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亲切会见李光耀,张青在座。 随后,张青陪同李光耀率领的庞大代表团对四川、云南、广东进行访问,“这是我第一次亲密接触、认识李光耀。我感觉到他年龄虽大,头发花白,但身体还很健壮,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张青在《出使新加坡》一书中写到。 其实,早在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尼已经正式建交,但因对方国内政局不稳,1967年10月30日,两国暂时断绝外交关系,22年后,两国进行建立外交关系的谈判,中国组建了代表团,张青是主要成员。 1990年3月和5月,张青率团在北京和香港同印尼方面进行两轮会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草签了协议文本。当年8月8日,中国同印尼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从而完成了新加坡同中国建交的先决条件。 而在1990年7月6日,新加坡政府委派谈判代表团来北京进行第一轮建交会谈,中方由外交部部长助理兼亚洲司司长徐敦信担任团长,张青作为负责东南亚事务的亚洲司副司长是主要成员。 中新第一轮建交谈 判结束不久,8月上旬,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即去印度尼西亚正式访问,同对方签署复交协定。他决定顺访新加坡,希望同新加坡也能正式签署建交协议。 出访前,李鹏召集外交部几位负责人在中南海进行讨论,主要研究柬埔寨问题和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关系,张青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同时被李鹏指定为第二轮中新谈判代表。 张青要在李鹏出访前率团先到新加坡进行会谈,主理访问新加坡一事。 张青表示,中国同印尼的复交谈判已经取得圆满成功,中新正式建交不仅是两国人民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李鹏总理访问新加坡时,双方能签署建交公报,将成为两国关系的新起点,请新方认真考虑中方的建议。 当张青准备继续发言时,对方代表举起手来说:“张先生,请你等等,你刚才讲的问题十分重要,又十分紧急,我立即报告政府。”会谈暂时停止,张青回到房间后一直心急如焚。 一个多小时后,新方请张青等人重回谈判桌,答复说,李光耀总理诚恳欢迎李鹏总理来新加坡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尽管双方还未正式建交,新方将以政府首脑的礼宾规格接待李鹏总理来访。 张青深知,李鹏总理首次出访东南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对外活动,应努力争取使这次访问圆满成功,这对打破西方的制裁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三天的具体讨论,双方就建交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但某些关键问题还要由两国领导人协商解决。 随后张青返回北京,当年8月6日启程陪同李鹏总理出访东南亚三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后两国总理开始会谈。 李光耀说:“今年年底我将辞去总理职务,无论如何要在此之前使两国外交关系实现正常化。”李鹏总理随即表示:“在您退休之前,希望您再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届时双方可以签署建交公报。”李光耀则说:“新中建交已成定局,不必在我访华时签署建交协议,最好在我访华之前办妥此事。”这时,李鹏听完扭过头对张青说:“听见了吧,李光耀先生希望在他访华之前签订建交协议,你们要加快谈判。” 此后不久,两国正式签署公报,决定1990年10月3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双方互派大使。“中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历史性的一刻,两国友好关系从此进入崭新的时期。就我本人来讲,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谈判,最终取得圆满成功,我为此感到欣慰,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我将被任命为驻新加坡特命全权大使。”张青在《出使新加坡》一书中这样说。 【履职时刻】他多次两地奔波促新方在鲁投资 中新两国领导人每年都有互访和亲切交往,政府部级领导互访则更为频繁。 张青任职期间,每年都要接待七八十个副部级以上的代表团,也迎送10多作栋的意向,请他们做好准备。 4月底,吴作栋考察了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等地,这些地方给他留下良好的印象,他认为山东经济发展快,变化大,环境好,并且沿海城市离韩国、日本很近,便于对外贸易。 因此,吴作栋与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达成共识,双方先建立“山东—新加坡经贸合作理事会”,然后进行具体研究,确定合作原则和合资项目。 当年,新加坡与山东省经贸合作理事会成立,双方还签订了12项合同,主要是电子、化工和食品工程。第二年,新加坡260家企业在山东投资,合作项目500多项,投资金额约4亿美元。 此后,双方的经济合作进展顺畅,到上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在山东的投资为20多亿美元,是新加坡在华投资的第二大重点。 新加坡在华投资最大的合作项目是苏州工业园,也是张青任新加坡大使期间促成的。 1993年,张青转任中国驻越南大使,第二年11月19日至22日,江泽民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双重身份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张青 1933年11月,张青出生在阳谷县安乐镇薛寨村。 1948年7月,在冀鲁豫建国学院(后改名阳谷师范学校)学习。 1951年8月,通过考试到任中国人民银行聊城支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聊城支公司任会计。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聊城支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聊城支公司是一家,地址在古楼东大街。在这里他认识了杨秀芹,1953年两人结婚,相伴至今。 1956年考入南京大学西语系学习,此前在聊城三中学习三个月。 1958年9月转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越南文。 1961年9月在越南河内大学进修。 1964年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工作。 1966年调回北京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 1976年再赴越南,担任驻越南大使馆二等秘书。 1979年回外交部任亚洲司副处长。 1982年到驻泰国大使馆任一等秘书,三年后升任政务参赞,副2001年初完成《中国外交史》,同时卸任两省(区)经济顾问。 现居北京东城区外交部公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