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类别 |
 |
|
莘县探索教育均衡发展之路调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7-7 15:55:30 阅读:611 次 |
如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这是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莘县是鲁西地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经过多年教育实践的探索,这个县逐步形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更是得到了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重要批示。莘县教育是如何打破旧格局取得骄人成绩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逼出来的楼房“一些地方在教育布局时推行农村中小学进城,我们认为这不符合莘县实际情况,会给孩子就学造成很大不便。”莘县教育局局长楚新星说,莘县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点,那就是南北狭长,有60多公里,而县城的位置又偏北,如果推行农村中小学进城,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的不方便。因此莘县教育局通过研究讨论,确定了自己的理念,“要做强农村学校,让农民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教育”。 张鲁镇中心初级中学在2009年把建于七十年代的瓦房全部拆掉,盖起了学生宿舍、食堂和职工住宅楼,现在的张鲁中学已经实现了楼房化了。这是莘县大力推行做强农村学校的一个缩影。根据教育局的统计,全县的初中已经全部实现了楼房化,117所小学有83处实现了楼房化,其余30多所小学由于是新建不久的平房,就没有改成楼房。2005年开始,莘县将农村学校布局、撤点并校和危房改造相结合,启动了农村校舍新建扩建工程。在地方财政不足4亿元的莘县,近几年来已为这项工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目前,全县已经消除了学校危房,农村地区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 完善教学设施 在莘亭街道办事处有一所将军希望小学,它的前身是曹屯村小学,原来的教学条件非常简陋。现在的将军希望小学,拥有教室26间,功能用房19间。微机室里有22台电脑,对这个在校学生400多人的小学来说,足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用上网络。楚新星介绍,“农村的学生们应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接触到这些先进的东西。学校里还有足球、篮球、乒乓球,体育教学用具非常齐全。不能因为学生在农村上初中,就享受不到良好的教学设备。” 为了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自2007年以来,全县投入1297多万元为中小学配备安装教学仪器。同时,实施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在农村中小学建立了23个卫星教学收视点和23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在117所农村完全小学中,已经有112所实现了宽带连接。在王庄集乡新凤小学,校长孙山成说,他们学校虽然地处偏远,但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通过互联网,教师们能够随时接触到先进的教学信息,对开展工作也非常有帮助。54岁的孙山成还开通了个人博客,和其他教师经常进行网上交流。 留住优秀教师 妹冢镇中心初级中学有一处工地正在紧张施工,为了不打扰学生学习、考试,白天施工时尽量做一些噪音小的工作,这里修建的就是该校的教师周转房。校长鲍学功介绍,教师周转房只会收取每平方米700元左右的成本价,如果住了一段时间后,教师确实要离开,这笔钱还会原原本本地退给教师。 据了解,莘县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乡镇初级中学建起了教师周转房,解决了教师的住房困难。“学生选择学校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就是师资力量。我们要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要保证孩子们有优秀的老师,有好的师资力量。但是由于生活上的需要,大家还是喜欢住在县城里,所以我们才要推出教师周转房,希望能留住这些优秀的老师。”楚新星说,只有留住了这些老师,才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们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收入不是很高的莘县,却拿出了大批的资金完善学校的相关设施,农村教育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