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几辆保鲜车从茌平小杨屯鸭业公司依次驶出,100多吨分割鸭将漂洋过海到菲律宾。依托该企业,周边1200多户养殖户年增收入3000万元。这是该县以“工业元素”催壮现代农业,拉动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上半年,该县农业总产值预计14.3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90元,增幅达19.1%。
该县围绕林果、畜牧、圆铃大枣等优势产业,先后培育起绿香源果业、齐鲁味精等农产品加工企业300多家,以及新源土杂公司等流通企业46家,使60%的农副产品得以就地转化。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4万亩大蒜、 10万亩圆铃大枣、3万亩韭薹、100万平方米食用菌等特色基地成为企业“第一车间”。
工业产品靠名牌打天下,农业也要创名牌。该县先后注册了130多个农产品商标,26个品牌的45类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100多种农副产品身披品牌“嫁衣”走进了超市卖场,销售价格平均增长了8%以上,年增加效益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