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黄页网站联盟: 济南 | 青岛 | 临沂 | 日照 | 烟台 | 威海 | 滨州 | 德州 | 潍坊 | 枣庄 | 淄博 | 菏泽 | 济宁 | 泰安 | 莱芜 | 聊城 | 东营
首 页 企业家风采 房产频道 乡镇之窗 便民热线 网上登记 分类信息 会员注册
新闻类别
       网站公告     
       企业报道     
       企业家风采     
       聊城热点新闻     
       聊城经济资讯     
       聊城楼市资讯     
       聊城车市资讯     
       聊城旅游资讯     
       聊城酒店资讯     
       乡镇之窗     
       便民热线     
  信息类别
打造乡村文化新坐标:探寻聊城乡土文化成长历程
来源:聊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8-7 13:24:41 阅读:531

    乡土文化如莲如藕,成长于泥土,带着泥土的芬芳,但纯洁健康,卓然傲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聊城农村文化从“井中泥”到“文化开发”,从“泥巴场”到“农村舞台”,庄户人从打麻将玩纸牌到“文化达人”,乡村文化迎来的百花盛开的春天。
   
    “井中泥”到“文化开发”
    文化挖掘多在文化落后的地方,这里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文化元素依然淳朴。思路一变,原来土生土长的老古物,成了凝聚人心,活灵活现的新文化。
    8月6日,走进堂邑文庙,正中的大成殿巍峨壮丽,两厢名宦祠和乡贤祠气势非凡,在大成门前,有一棵围径3.6米的柏树,铁脊虬枝,成为文庙古老历史的象征。堂邑文庙建于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年至1189年),系旧时祭祀孔子的场所。为保护这一历史遗存,该镇投资320万元进行了修缮。目前,堂邑文庙是鲁西北地区保留的唯一古文庙建筑群,是山东省除孔庙、孟庙之外保存较完整的文庙。2007年以前,这里却是破败不堪,石碑零落,建筑将颓。
    走进堂邑镇路庄村,就走进了葫芦的世界:篱笆院墙上爬满了葫芦,大街小巷挂满了葫芦,庭院里葫芦架成了绿色的长廊……东昌府区被命名为中国雕刻葫芦之乡,路庄村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葫芦第一村,仅葫芦种植、加工一项,全村年人均增收1.2万元。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经济是文化的血脉。堂邑镇努力把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借助工艺葫芦和木版年画双双被批准为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遇,引导现有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技术,完善工艺。投资20多万元,在镇驻地建起了葫芦博物馆和工艺葫芦加工展销中心,对工艺葫芦加工、木版年画制作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整理,促进了葫芦产业的规模化、聚集化、品牌化。目前,堂邑镇利用开发修复文庙古建筑群、孔繁森陈列馆、孔繁森故居、古城墙、穆孔晖墓、刘庄新村等镇内景点,开发了红色旅游、古迹文化旅游、乡村农家乐三条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多万元。
   
    “泥巴场”到“农村舞台”
    冠县清泉街道文化如同井中泥,深深的埋藏,很少得到挖掘。如今,该办事处以挖掘国家、省“非物质遗产”为契机,立足自身优势,在办事处农村开展“发掘文化传人、挖掘民歌民俗、繁荣文化广场”系列活动。目前,已探寻民间艺人120多个,并分别建立了档案。其中该办事处田庄村着手对散落民间的本土花船表演进行抢救和包装,田庄花船表演分“文武场”,文场演唱,武场舞蹈。文场共5人,踩街时敲锣鼓,表演时演唱本地流行的乱弹。乱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称为“北曲遗韵”,唱腔风格高亢嘹亮、悲壮苍凉,别有韵味。并成功排练《铁冠图》、《高平关》、《赵公明下山》、《高金宝下南唐》等剧目。
    今年来,该办事处大力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集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专业培训室等为一体的办事处文化站。各村纷纷建有农村远程教育站点、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广场等活动舞台。在东三里、耿儿庄等中心村建成省级“农家书屋”5个。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找到合适的文化场所,告别了过去那种泥巴场地。南街村农民沙士山高兴地说:“我村自从有了活动广场,在泥地里锻炼身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庄户人”到“文化达人”
    30个身穿红衣、腰缠绿带的女队员,挥动着十色花烙棍翩翩起舞,对面身着一样服装的30个女队员,斜挎腰鼓边敲边舞。庄户人家文化需求的善变在文化中心里得以体现。
      8月5日,记者来到临清市戴湾文化站。刚刚跳完舞的75岁的马荣喜大娘脸上泛着红晕,她说:“花烙舞是俺自己编排的,水西腰鼓是戴湾镇的传统剧目。全队60多个人,平均年龄45岁,以前没有个固定地点,现在都到文化站来练,想玩哪样玩哪样。”她手一指:“我们还学唱京剧、流行歌曲。那屋就是卡拉ok,不想练舞了就去唱两嗓子。”
      戴湾镇综合文化站坐落在景庄村,2009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160万元,设有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农民夜校、篮球场、门球场、露天大舞台等,整个文化站可同时容纳1500多人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
      文化站站长陈姗姗介绍,文化站全天候向社会免费开放。逢集的时候,群众还会登上露天大舞台,自发组织文艺演出,四根弦、京剧、花烙、腰鼓、吹打乐、太极拳、太极剑轮番上阵,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前闲了没事就打麻将、玩纸牌,落了个关节炎、血脂稠,有时还生闲气,这两年参加这腰鼓队,腰腿不疼了,也不生病了。”67岁的赵凤英大娘说:“起初不愿意参加,脸皮薄,当着人扭来扭去的,怪丢人的,是队长三番五次劝来的。现在我们这些队员一点不怵人,人越多精神头越足。队伍越来越壮大,很多人都自己掏钱买腰鼓主动要参加。”(洪祥 孟昭福 廷坤 木森)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招商合作:13863387797 QQ:1623195395
鲁ICP备10016871号